English

《芝麻街》带来的思考

1999-12-02 来源:光明日报 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名誉会长 于蓝 我有话说

面对百年之交、千年之合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而其中重中之重是人才的开发,尤其是低幼儿童智力的开发,是一个非常重大而又困难的问题。在我们研究探索教育改革之际,我们看到了中国版的《芝麻街》,它引起我们一些思考。

首先是创作者对3—6岁低幼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儿童的教育目标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科学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电视制作,使节目与幼儿观众的欣赏心理、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生理规律合拍,有利于小观众的智力开发。

另一个使我感兴趣的是创作者注意将教育与娱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一个兴趣盎然的主动探寻世界的过程。这一点,周恩来总理早就提出过寓教于乐。事实证明,只有使孩子们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使学习的环境成为宽松的、生动的氛围,他们才会学得主动,领会得深刻,记得长久。

我们还可以看到,节目在注重对小观众进行智能开放的同时还特别留心对他们进行真善美的启迪。在贴近孩子们的心理行为中,从细微处传递出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护。如推销牙刷的小动物到大鸟家推销牙刷,在知道大鸟是没有牙齿时不是讥笑,而是很内疚地致歉,并安慰大鸟。这样在增加知识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人格的滋润。

我特别欣赏《芝麻街》中文版在制作中注意到中国文化的特色。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优秀文化的国家,中国儿童是在这种文化环境里出生成长,并将为自己祖国的发展富强而工作的,这样,我们为中国小观众制作的节目———尤其是旨在开发儿童智力的教育性节目是不可能忽视这一点的。现在我们可以高兴地看到《芝麻街》中文版自觉地重视将中国优秀文化渗透到节目中,如“符号象征”中对中国文字的解释,在审美艺术中对中国乐器、音乐、大自然的表现,这方面不得不感谢中文版的作者,听说,为了让中国的小观众能很好地接受、喜欢、参与《芝麻街》并从中得到帮助,他们还在上海电视台搭起了一条长长的芝麻街,并邀请中国各方专家进行研讨。

我是一个儿童电影工作者,对于一切关心儿童,为儿童做好事的人,我都引为朋友,对他们的奉献表示诚挚的谢意。

美国儿童电视制作所的朋友们的努力为美国儿童的智力开发作出了成绩,对中国儿童也是有价值的。无论东方的儿童还是西方的儿童,从发展生理、心理学的意义上讲,规律是一样的,他们都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我们共同研讨对儿童的教育培养,对建立中美两国人民美好的未来是有积极意义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